<table id="lzxpk"></table>
  • <pre id="lzxpk"><label id="lzxpk"><xmp id="lzxpk"></xmp></label></pre>

  • 您的當前位置: 工會動態

    全心全意當好職工“娘家人”
    ——玉溪市總工會普惠服務工作得民心

    2022-10-27 09:29:56   編輯:何亞

    □ 玉溪日報記者 沈杰 文/圖

    9月6日,元江縣2022年“金秋助學”助學金發放儀式上,29名困難職工子女領到助學金;中秋節前,在新平縣在檔困難職工尹會華家中,玉溪市總工會工作人員認真聆聽他的心聲,并為300余名在檔困難職工帶去35萬元的慰問金;9月15日至16日,易門縣總工會組織45名重點保障女職工進行“兩癌”免費篩查活動;9月21日,澄江市總工會為7名省部級勞模送上免費健康體檢……這些是記者近期在對各縣(市、區)總工會普惠服務工作采訪中看到的一幅幅令人暖心的畫面。

    在深化改革創新、加強組織建設過程中,玉溪市總工會帶領各縣(市、區)做好職工群眾就業創業、醫療互助保障、教育助學等普惠服務工作,為職工群眾紓難解困,讓職工群眾感受“娘家人”的溫暖。

    惠就業、惠知識、惠技能、惠健康、惠生活、惠文體品牌服務提升職工素質。

    在各縣(市、區)總工會的組織下,體檢服務、健康講座、愛心慰問等活動深入小區和企業。

    建立服務陣地 下移服務重心

    9月20日,作為講解員的峨山縣總工會工作人員黃云新剛剛送走到峨山縣雙江街道練江社區參觀考察的紅塔區玉帶街道考察組,這是第幾個前來考察的團隊,黃云新已記不清了。自2019年底峨山縣老舊小區開工建設以來,來自各省、市、縣的參觀考察團隊絡繹不絕,而詳細了解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服務站和工會組織融入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經驗是各個考察組的考察重點之一,這是峨山縣老舊小區改造治理的成功經驗之一,也是各縣(市、區)總工會將普惠服務工作落小、落細、落實的一個縮影。

    走進峨山縣雙江街道練江南苑小區內的黨群服務中心,兩層的小樓里健身區、閱讀區、創作區等功能區劃分清晰,健身器材、應急藥箱、無線網絡等物品配備齊全。采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工會服務站+小區治理“1+1+N”模式建成的工會服務站,為小區群眾提供健身、文化娛樂等基礎性服務。引入峨山菜園、便民理發室、“五點半課堂”等多項便民服務后,這里成為居住在該區域職工群眾的“生活圈”“服務圈”“管理圈”。

    “沒有改造之前,我們這個小區里有很多小區,每個小區都有隔墻、大門,還有很多巷道是走不通的。雜物、垃圾、廢舊物品到處亂放,雨天沒有下腳處,晴天臟、亂、臭,環境太差了。改造后,整個生活環境都變好了”“現在的小區像公園一樣漂亮,新建的亭子、活動室、長廊等設施,為大家提供了娛樂場地”“我們這些老年人等孫子、孫女上學后,就聚在一起下下棋、拉拉琴、聊聊天,打發下時間”“這里有老師專門教大家學繡花,年輕人會找張桌子玩玩手機、看看書”“小孩子放學后來這里做作業,有人免費教作業”……工會服務站外的樹蔭下,正在刺繡的小區住戶有說有笑地聚在一起,講起小區里的事情,她們有說不完的好處。

    “練江南苑小區是我市改造面積最大的老舊小區,是將180個小區、588幢居民樓合并改造而成!秉S云新介紹,老舊小區改造后,峨山縣總工會投入10萬余元在練江南苑小區建設職工驛站、職工書屋、職工文體活動室等服務陣地,讓服務重心下移至基層。

    全市各縣(市、區)總工會在服務陣地建設上也各有特色。紅塔區總工會因地制宜探索建會模式,成立行業工會,將小微企業納入行業工會范圍,成立紅塔區民營醫院行業工會聯合會、紅塔工業園區企業工會聯合會,實現小微企業和靈活就業人員有會可入、入會有門;華寧縣總工會加大基層工會組織建設規范化力度,推動“兩新”組織、貨車司機、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群體建會入會,通過加大工會“雙覆蓋、雙推進”工作力度,夯實基層工作基礎;玉溪高新區總工會加快“數字工會”建設,積極開展職工驛站建設……

    各縣(市、區)總工會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加強自身組織建設。開展農民工集中入會行動,成立民辦醫院、民辦學校等新經濟組織工會,有效吸收貨車司機、快遞員、網約送餐員、護工護理員、家政服務員、房產中介員、商場信息員、保安員等“八大群體”入會,為各類職工群眾提供的服務陣地陸續建立完善。

    截至2022年6月,全市共有基層工會組織3225個、工會會員227099人,涵蓋5442個單位、職工246371人。

    峨山縣雙江街道練江社區工會服務站外,小區住戶聚在一起邊刺繡邊聊天。

    峨山縣雙江街道練江社區工會服務站外,小區住戶聚在一起邊刺繡邊聊天。

    建構思想陣營 下沉服務力量

    “改造后的練江南苑小區將峨山縣水泥廠、百貨公司、石油公司、化念糖廠、玉林泉酒廠、原鋼鐵廠等10余家企業的6030戶職工、17964名住戶融合成一個新的大家庭。怎么讓大家庭的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倍肷娇h總工會常務副主席趙德彥說。

    “隨著練江南苑小區組織架構的調整,小區成立了社區,我們開始在社區設立工會基層服務崗,讓這里的居民足不出戶就能辦理職工醫療互助、困難職工幫扶申請、法律援助等相關業務!壁w德彥介紹,依托工會服務站,峨山縣總工會聯合縣婦聯、縣關工委等多家單位,在小區里開展了系列活動:通過組織居民聆聽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等理論宣講,讓大家進一步了解國家方針政策;通過“網聚職工正能量·爭做中國好網民”知識競賽等活動,激發大家的家國情懷;通過舉辦“中國夢·勞動美——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時代”攝影展,開展“轉作風提效能 建功新時代”“干部職工演講和征文比賽”等主題系列教育和文體活動,引導大家形成構建美好家園的共識……“隨著‘網聚職工正能量·爭做中國好網民’、慶‘五一’新時代勞動者采訪宣傳報道等活動的陸續開展,小區居民的思想陣營算是建構起來了。工會服務站的建成,讓小區居民在工作以外的時間也能享受到工會服務。這些無縫對接的服務項目成為老舊小區改造升級的‘加分項’!壁w德彥坦言。

    峨山縣總工會把縣城老舊小區改造升級工程與改善群眾生活條件有機結合,把“群眾在哪里,陣地就建到哪里”貫穿到基層陣地建設發展與服務中,共同創新探索小區改造治理和服務模式,建構思想陣營、下沉服務力量,積極為群眾解決他們擔憂的小區誰來管,大家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怎么解決,小孩放學誰來照看,有困難該找誰等急難愁盼問題,為峨山縣城市更新改造注入工會新動能。

    9月22日,保山市騰沖市委副書記李青海帶領騰沖市總工會考察組一行觀摩完峨山縣工會陣地融入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做法后,紛紛表示峨山縣總工會的一系列做法讓大家對工會工作有了新的認識,他們將借鑒峨山的成功經驗,立足自身實際,因地制宜做好工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銜接工作。

    在建構思想陣營、下沉服務力量的過程中,紅塔區總工會堅持工會資源在街道聚集、向社區延伸;將職工驛站、母嬰室、職工書屋、職工之家等工會特色項目融入各級黨群服務中心。通過下沉工作經費、組織基層工會職工開展各項活動等舉措,完善職工陣地建設,更好地服務職工群眾。華寧縣總工會在推進工會改革創新中不斷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對新建職工之家、職工書屋、職工驛站和申報省級“愛心媽媽屋”給予建設經費支持,并通過開展系列活動服務廣大職工群眾。易門縣總工會依托“一館一中心四悅”活動陣地,即工運史館、職工服務中心、“悅工學堂”“易工悅讀”“悅芽陪伴”“匯聚悅緣”,讓紅色教育、文體活動成為廣大會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新平縣總工會依托“一體兩翼”,扎實推進仙福公司等服務職工基地試點建設,著力打造一批高質量服務職工綜合體;扎實推進新平磨盤山櫻花莊園和戛灑外灘豪生酒店2個市級職工療(休)養基地建設,努力為職工提供豐富多元的市內療(休)養和春夏秋冬游活動場所……

    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艷華介紹,有了這些將服務延伸到一線、到基層的有效舉措,全市各縣(市、區)總工會在每一個職工群眾需要的地方建構起了思想陣營。加之困難職工申報、職工醫療互助、工會普惠服務、法律援助等服務力量的下沉賦能,讓工會組織的“毛細血管”得到疏通,服務職工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了。

    紅塔區將職工驛站、母嬰室、職工書屋、職工之家等工會特色項目融入各級黨群服務中心。

    紅塔區將職工驛站、母嬰室、職工書屋、職工之家等工會特色項目融入各級黨群服務中心。

    建好幫扶檔案 實施精準舉措

    在云南省困難職工幫扶系統,困難職工的家庭情況、致困原因和發展需求等檔案信息一目了然。據統計,2012年我市在檔困難職工有10653戶。截至2021年末,我市在檔困難職工降至252戶,到2022年上半年減至241戶。

    市總工會通過打造“一個平臺”、建立“兩項機制”、做到“三個精準”、實施“四個保障”,帶領各縣(市、區)總工會搭建起全市職工服務平臺。張艷華介紹,通過健全完善市職工服務中心、縣(市、區)職工服務中心、鄉鎮職工服務站、企業(社區)職工服務點四級服務網絡,不斷拓展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以各級職工服務中心(站、點)為依托,推行“窗口受理與網絡平臺受理相結合、后臺辦結”的運行模式,為困難職工解困脫困提供一站式幫扶服務;建立困難職工幫扶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解困脫困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提出解決措施,有針對性地做實、做好幫扶脫困工作,完善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后臺服務機制。

    峨山縣困難職工李蘭玉早年下崗,靠四處打工維持生活。2019年3月,身患肝癌的丈夫去世,幾十萬元的醫療自費部分,讓這個家庭負債累累,是工會的困難職工幫扶救助政策,讓李蘭玉的負擔得以減輕。同年9月,女兒董蕾考上遼寧大學,并獲得峨山縣總工會“金秋助學”助學金。今年,董蕾上大四,每年從縣總工會領到近萬元的助學款、節假日慰問金!肮俏业摹锛胰恕,他們鼓勵我去參加技能培訓,幫我找工作,每年還安排各種體檢……處處給我和女兒關心鼓勵!崩钐m玉感慨地說。

    元江縣煙草產業服務中心副主任王瑜2021年檢查出患急性重癥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當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昆明接受治療,住院總費用高達114.8萬元。通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7.59萬元,大病醫療基金報銷27萬元,個人自付部分為80.21萬余元,后又通過職工醫療互助補助了46.57萬元,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

    澄江困難職工馬學坤于2009年12月從澄江縣磷鐵廠下崗,因父母、妻子先后住院,加之子女還在上學,其生計難以維持。澄江市總工會將其納入工會系統在檔深度困難職工,對其進行生活救助和子女助學救助,幫其緩解生活壓力……

    “把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列入重要工作議事日程,倒排工期,逐級分解。我們各級總工會在市、縣(市、區)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成立了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組,實施分片包干和責任到人制度,對困難職工進行幫扶。在幫扶過程中,我們做到一戶一計劃,一戶一措施!睆埰G華說,“通過精準識別、建檔立卡,精準幫扶、分類施策,精準脫困、后續保障等舉措,讓困難職工得到實實在在的利好!

    采訪中,紅塔區困難職工張勇、周雪,新平縣困難職工吳榮東、潘麗芬等人激動地表示:“工會從我們的實際困難出發,幫我們渡過難關。在工會的關心幫扶下,我們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溫暖!倍肷娇h的李蘭玉激動地說:“我常跟女兒說,要懂得感恩,才能找到方向!薄按猴L送崗、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活動落地有聲;醫療互助補助審核、發放工作有序進行;職工(勞模)療(休)養和春夏秋冬游活動如火如荼;“職工服務中心+服務職工社會基地+基層工會”協作模式讓惠就業、惠知識、惠技能、惠健康、惠生活、惠文體等職工服務成為品牌;職工心理咨詢、體檢服務、健康講座、愛心慰問等活動深入小區、企業……我市工會普惠服務工作深得民心。

    自2012年以來,市總工會通過實施服務職工普惠服務行動計劃,組織21515個單位、職工190萬人次參加醫療互助活動;在全省率先建立非公企業職工意外傷害保障制度,讓18.84萬人次職工受益;組織13508名職工和116名勞模開展了療(休)養活動……多舉措做實職工就業創業、醫療保障、教育助學等普惠服務工作。

    今后,市總工會還將繼續帶領各縣(市、區)總工會強化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通過修訂完善實施“1+10”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制度,持續打造“四季幫扶”工作品牌,形成層次清晰、各有側重、有效銜接的梯度幫扶模式,完善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機制,紓難解困,當好職工的“娘家人”。

    短 評

    夯實工會基層工作基礎 打好普惠服務“組合拳”

    □  纖塵

    工會工作的落腳點在基層,薄弱環節也在基層。為此,做好基層組織陣地建設,激發基層工會活力,真正使基層工會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讓工會工作為廣大職工帶來更多獲得感成為我市各級工會的工作目標。

    近年來,市總工會緊緊圍繞“讓黨放心,讓職工滿意”目標,把黨的建設、業務學習、工會改革、政治安全、工會經費管理、工會陣地建設、職工權益維護、干部隊伍建設等工作列為工作要點。在不斷加強制度建設、作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等工作中,始終以職工為中心,通過一系列舉措提升普惠服務能力,凝心聚力,建設一支“絕對忠誠、干事擔當、干凈自律、充滿活力”的工會干部隊伍。緊扣中心、服務大局,把全市廣大職工群眾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推動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

    如今,來自基層的創新經驗、改革成果層出不窮。其中,峨山縣總工會把老舊小區改造升級工程與改善群眾生活條件有機結合,把“群眾在哪里,陣地就建到哪里”貫穿到基層陣地建設發展與服務中,共同創新探索小區改造治理和服務模式,建構思想陣營、下沉服務力量,積極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為峨山縣城市更新改造注入工會新動能的做法令人眼前一亮,吸引了各省、市、縣的考察團隊紛至沓來。

    通過市總工會取得的成績可以看到,在大力推動基層工會改革創新這一過程中,市總工會一方面細化服務舉措,當好陣地建設“店小二”。構建以市職工服務中心為龍頭,縣級職工服務中心為支撐,鄉(鎮、街道)和企業職工服務站(點)為基礎的工會服務職工陣地體系。聚焦“數字工會”建設,通過逐步打通網上接轉會員會籍管理通道、健全支持網上便捷入會服務等舉措,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無障礙找到工會組織,進一步整合全市職工服務陣地資源,筑牢工會基層工作根基。

    另一方面,以職工為中心,打好職工普惠服務“組合拳”。做實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加大普惠服務和權益維護力度,使春風送崗、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醫療互助、職工(勞模)療(休)養、春夏秋冬游活動深得民心。為職工提供惠就業、惠知識、惠技能、惠健康、惠生活、惠文體服務平臺,讓職工素質得以提升。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币够鶎庸敖ㄆ饋、轉起來、活起來”,需要全市各級工會把加強基層工會建設擺上重要日程,發揚釘釘子精神,落細落實落小,打通聯系服務職工的“最后一公里”,真正發揮工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將“職工之家”和“娘家人”的稱號叫響做實。

    【打印】【關閉

    玉溪市總工會 主辦
    本站點所有內容為玉溪市總工會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及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玉溪網 

    滇ICP備10004260號-1
    国产无码高清
    <table id="lzxpk"></table>
  • <pre id="lzxpk"><label id="lzxpk"><xmp id="lzxpk"></xmp></label></pre>